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news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关于未来城市安全发展,智库专家如何预测?

发布时间:2019-08-26 浏览量:

      据介绍,本次专题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天津市公共安全大数据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公安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汉大学、中电数通等部门单位的领导和业内专家,与会专家对未来城市安全形势以及风险危机预警、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城市安全”大脑、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风险防范和处置相关的先进理论和实践案例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对未来城市安全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展理念和技术与治理模式提出建议。


研讨会现场图(中国经济信息社 徐如光 摄)


      围绕未来城市安全发展的相关问题,23日,在中国经济信息社举办的“未来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郭迟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有效提升社会治理、城市安全风险防范的智能性和精准性。在未来城市安全发展中,应加强定位导航、5G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应用,同时做好理论指导,实现技术创新与实践有效衔接,更为关键的是要防范新技术带来的新风险。


郭迟(中国经济信息社 徐如光 摄)


      郭迟表示,近年来,我国已陆续建成大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未来城市安全以及社会风险防范中,应加强与定位导航、5G等“国之重器”相结合。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时间、空间是感知的基础要素,人防、物防、机防、传感器都离不开时空。


      他同时表示,目前科技创新取得快速发展,但在应用层面还缺乏系统的方法论作指导,技术与应用之间还存在空白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技术领先、理论滞后”的局面。在社会安全领域,技术上取得突破,并不算完全解决问题,应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理论指导与科技创新挂钩,实现技术与应用有效衔接。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在提升社会风险防范智能性、精准性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风险问题。比如,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新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生物信息数据泄露风险,或将给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郭迟建议,在新技术应用推广时应加强顶层设计,重点防范高科技应用带来的新风险。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